「給港人寧靜」 濠江茶寮進軍中環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9/12/11 19:00

最後更新: 2019/12/11 22:41

分享:

分享:

80後澳門茶師伍偉發無懼反修例風波,進軍中環,耗7位數字打造名牌茶店。2000呎舖位,最讓他驚喜的是有個小天井,可花心思打造成日本庭院,讓客人在樹下品茶。(陳永康攝)

反修例風暴持續半年,示威遍布多區,不少餐廳撑不下去,然而也有東主無懼逆市開張,其中包括澳門來港開店的過江龍明星茶寮,趁本地社會瀰漫一股鬱悶不安的氣氛之際,藉茶道紓緩情緒。

伍偉發,80後澳門人,號稱是澳門首位取得日本江戶千家茶道證書的茶師。14年跟朋友合資40多萬,在澳門開設號稱首間榻榻米日式茶室「汴京茶寮」。從文青、隱世小店,做到網紅明星店,但他指澳門市場狹隘,決定今年闖香港。過江龍膽識過人,直搗香港租金之最的中環地段,耗7位數字打造名牌茶店,賣的除了是茶,更是一份香港人需要的寧靜。

晚市前大變身 全榻榻米擺設

汴京茶寮的裝潢是日式風格,但卻以宋朝首都命名。伍偉發解釋,因宋朝的茶文化最鼎盛。日本抹茶,將茶葉磨粉再沖泡,攪拌至起泡的喝法,原是宋朝所創,後來才傳至日本,遂以宋朝汴京作為切入點,帶茶客了解中日茶藝。

17歲起學習茶道,從中國茶道入手,後來師從在澳門大倉酒店工作的日本茶師白井彌生,其間恩師不收學費,傾囊相授,每個步驟都份外嚴謹,伍偉發分享,如光是練習折茶巾都花了半小時,非人人耐得住。他前後花了6年時間,在16年獲江戶千家流茶師認證,「算是快手」。

伍偉發指沖泡時水壺要提高,確保流水有一定衝力,茶味更濃。(陳永康攝)

進軍中環,除了看中畫廊林立,還看中區內客戶較多元化,多外籍人士,可藉機推廣和介紹茶道。惟立足中環,咖啡是中環白領的必需品,伍偉發卻不擔心茶寮因此輸蝕,

咖啡每天一杯起兩杯止,但茶可以一天喝幾杯。

茶寮價格算是親民,午市一杯原片沖泡的外賣茶,賣40至50多元一杯;午餐定食要價98至158元;上班族可趁午飯時間來聚腳、放鬆。

伍偉發經營澳門店時,巧用卡紙折出承托茶隔的架,每杯外賣均附不銹鋼茶隔,方便客人多次沖泡,批發價也要2至3港元一個,客人儲夠10個可免費換1杯茶飲。(陳永康攝)

伍偉發堅持,每天晚市前必定關閉一小時,將店面大變身,改為全部榻榻米的擺設;另設專屬茶單,4人一枱的最低消費為700港元,一道茶價格由298至1,088元不等,

隔壁蘭桂坊,晚上一枱客人都上萬元埋單啦!

全場只有6枱,招呼高端茶客和崇尚健康的客人,讓他們摸着茶杯底談心,至凌晨一點才收舖。

社會風波影響 生意遜預期5成

今年初,這如意算盤打得正好,誰料5月剛租舖,6月便爆發反修例風波,至10月開張,整個社會局勢又已翻了幾遍,「說不擔心是騙人的。」政局嚴峻之時,常有港鐵提早關站,至上月中旬,伍偉發更忍痛取消晚市的特別安排,光靠午市支撑生意,現佔整體生意6成,偶爾亦受中環示威活動影響。

現時港分店開業兩月,整體生意比預期少5成;近半月生意再跌3成。伍偉發預計,若半年能收支平衡「已經很好」,比澳門店和原本預期多出足足一倍時間。不少本地小店已熬不住結業,伍當初抱着「洗濕個頭」、決定頂硬上的心態如期開舖,現在仍出乎意料的淡定道:

唔得先算。

伍偉發不是創業初哥,在澳門大學讀國際商貿,22歲未畢業已首次創業,先後開過3個月快閃漢服店、小食店、精品店等小生意;25歲跟朋友在澳門渡船街開首間千餘呎、全榻榻米的日式茶室—汴京茶寮,一心推廣茶道文化。

在渡船街兩年光景,偶爾辦音樂會,這個輕鬆的空間,累積不少忠實客人。伍在16年關店,轉戰大三巴附近的外賣店。外賣店門庭若市,遊客間亦口耳相傳,逐漸成為明星茶店,即使受珍珠奶茶衝擊,依然屹立不倒。不少人看中這份禪意變商機,提出加盟,多是內地客或旅居外國的內地客。

伍偉發透露,曾獲邀請約30個,惟因理念未必一致,終一一婉拒。兩年前,有東北客告知,南京有店同名,涉嫌抄襲,伍聽畢生氣,馬上循法律途徑解決,「這裏意外多花了十多萬」,至今仍在等結果,平復心情後的他也會安慰自己:

幸好只是同名,產品上很不同,他們抄了幾家日本茶舍的。

表達藝術治療工作坊 助紓壓

表達藝術治療師鄺文傑專頁照片

上月,香港的茶寮跟前來學習茶道的表達藝術治療師,舉辦表達藝術治療工作坊。工作坊中,伍偉發接觸到不少有焦慮症等情緒需要的參加者,讓從小在澳門長大、過慣「行路快過搭車」生活的他感慨:「原來(情緒病患者)不止是電視中看到,現實中都有。」伍本身也沒想到,手中一杯茶,可成為打開心靈的鑰匙,幫香港人放鬆一下、喘口氣。

茶寮玻璃外,是日間車水馬龍的雲咸街,午間會有不耐煩的的士司機長按鳴笛;晚間旁邊便是買醉、音樂響徹雲霄的蘭桂坊;不論晝夜,茶寮都跟此處格格不入,但伍偉發偏偏選址於此。他相信,在這個節奏急促的城市,每人總有靜下來的時候,需要沉澱情緒、心靈,

舒服的地方是永恒需求。

全文刊於《經濟日報》(付費閱讀),標題及內文經編輯修改。

撰文 : 葉芷樺 經濟日報記者